400-6189-653
   
官方微信
返回顶部
 
 
 

继血液瘤之后,CAR-T疗法开始向实体瘤进军。CAR-T疗法的每一次成功,都让人们看到“治愈”癌症的希望。



2025年6月25日,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迎来重大突破——科济药业宣布,其自主研发的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(研发代号CT041)新药上市申请(NDA)已正式提交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。这款针对晚期胃癌的创新疗法,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实体瘤的CAR-T细胞治疗产品。

11.jpg



突破性疗法:从血液瘤到实体瘤的跨越


CAR-T疗法(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)被誉为"活的药物",此前主要应用于血液肿瘤治疗。而CT041的突破性在于,它首次将这一革命性技术成功应用于实体瘤领域,靶向胃癌细胞表面特有的Claudin18.2蛋白。


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全球抗癌最前沿领域实现了"弯道超车"。


国家药监局此前已给予该药物"突破性治疗药物"认定(2025年3月)和"优先审评"资格(2025年5月),充分彰显其临床价值。若获批上市,我国晚期胃癌患者将率先获得这种创新治疗选择。



  • 临床数据亮眼:生存期显著延长


这项代号CT041-ST-01的临床试验共纳入156例经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,结果令人振奋:
1.生存时间翻倍:接受CT041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达8.61个月,比标准治疗组(5.49个月)延长57%;
2.疾病控制更持久:治疗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达4.37个月,是对照组的2.4倍;
3.交叉治疗验证疗效:对照组后期改用CT041的患者,生存期进一步提升至9.2个月;
更值得关注的是,所有接受CT041治疗的108例患者整体生存期达到9.17个月,而未接受该治疗的28例患者仅3.98个月,差距超过2倍。


  • 安全性可控,不良反应发生率低


与传统化疗相比,CT041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:
1.仅4例(3.8%)出现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(CRS);
2.未发生4-5级严重CRS反应;
3.无任何神经毒性(ICANS)病例报告。
这一安全性数据明显优于多数已上市的血液瘤CAR-T产品,为实体瘤治疗树立了新标杆。


据悉,该研究结果已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《柳叶刀》和Nature官网头条,并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(ASCO)年会上作为重磅研究发布。

22-1.jpg

22-2.jpg

舒瑞基奥仑赛治疗胃癌随机对照研究登上《柳叶刀》和Nature官网头条


行业分析师指出,CT041若成功上市,不仅将改变胃癌治疗格局,更将推动全球CAR-T技术向实体瘤领域拓展。



CT041上市能否打破“天价”瓶颈


数据显示,全球每年新增胃癌患者110万例,中国占44%。据预测,2032年全球CAR-T疗法市场规模将达885亿美元。按当前CAR-T疗法定价(约37万美元/人),即便仅覆盖末线患者,潜在市场规模已达220亿美元。


过去八年,CAR-T疗法在白血病、淋巴瘤等血液瘤领域创造商业神话,全球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.4亿美元飙升至2023年的38.1亿美元,年增速超62%。然而血液瘤仅占癌症的10%,实体瘤才是占据90%市场的“主战场”。  


如今,关于CAR-T实体瘤的相关研究正如火如荼,CT041只是众多在研管线的冰山一角。根据中信建投证券研报,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的CAR-T实体瘤靶点极其丰富,涉及肝癌、结直肠癌、宫颈癌、前列腺癌、肺癌等诸多常见实体肿瘤。

33.png

巨大的技术发展潜力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企业投身于体内CAR-T的研究和开发。据不完全统计,全球有超过20款管线处于临床前或临床早期,Interius、Umoja、EsoBiotec处于第一梯队。


国内也已有多家公司布局体内CAR-T,包括济因生物、远泰生物、先博生物、博生吉、云顶新耀等。截至目前,中国已有超122项CAR-T疗法处于I期临床、75项进入II期、4项推进至III期,临床试验数量超越美国。


目前,全球已经获批了13款CAR-T疗法产品,而国内已上市的六款CAR-T产品定价均在百万元,但其核心痛点仍在于无法规模化生产,每位患者都必须是定制化服务,导致生产成本较高。


已上市用于治疗血液瘤的CAR-T产品在商业化方面也面临巨大挑战,因其制作过程繁琐,使得CAR-T产品普遍存在以下几大难题:其一,安全性问题,比如有患者接受治疗后出现“脑雾”现象,存在记忆力减退等问题;其二,治疗费用过高;其三,产能扩增受限。


CT041的上市申请递交,标志着CAR-T技术从血液肿瘤向更广阔的实体瘤领域突破,这一里程碑事件或将对行业定价逻辑产生深远影响。


一方面,技术壁垒的突破可能暂时巩固高定价。实体瘤的微环境复杂、靶点选择困难,成功研发意味着企业拥有更强的专利护城河,短期内或延续现有CAR-T疗法的高价策略(如血液瘤CAR-T定价约40万-50万美元)。尤其针对肺癌、肝癌等患者基数庞大的实体瘤,临床需求迫切,药企可能以“突破性价值”论证溢价合理性。


另一方面,适应症扩容或加速支付端变革。实体瘤患者数量远超血液瘤,若按现有定价,医保和商保体系将面临难以承受的压力。监管机构可能推动“按疗效付费”等风险分担模式,而企业为扩大市场渗透率,或探索分期支付、适应症差异化定价等策略。此外,随着同赛道竞品增多(如TILs、TCR-T等),长期看价格竞争可能逐步显现。


更深层的影响在于技术迭代对成本的重新定义。若自动化生产(如模块化CAR-T设备)或通用型CAR-T(UCAR-T)技术成熟,生产成本大幅下降,行业或从“天价奢侈品”转向可及性更高的治疗方案。但短期内,实体瘤CAR-T的上市仍将处于“技术红利期”,定价更倾向于反映研发投入而非成本,行业分层(高端个性化治疗 vs. 普惠型疗法)趋势可能加剧。


总体而言,CT041的上市申请是CAR-T行业从“1.0时代”(血液瘤)迈向“2.0时代”(实体瘤)的关键转折。其成功不仅代表中国创新药的突破,更将推动全球CAR-T行业重新评估技术边界、商业模式与社会价值。然而,实体瘤的复杂性与高昂成本仍是长期挑战,行业需在“创新溢价”与“普惠可及”之间找到动态平衡。



 
 
         
CONTACT US
联系我们
联系方式
 
电话:400-6189-653 / 0871-63583888
传真:0871-65636778
邮箱:ynshunxi@163.com
 
 
公司地址
 
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(金鼎山北路)金鼎科技园8号平台
 
 
新浪官方微博
 
微信服务号
云南舜喜再生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17 All right Reserved 舜喜再生医学